時序周轉(zhuǎn)
今又清明
濰坊以鮮花為約、風箏為信
把清明的思念與生機
都融進四月的陽光里
獻一束白菊
銘記長眠的英魂
趁東風正好
把思念放上云端
草長鶯飛的時節(jié)
把春天裝進相冊
……
在這個生生不息、念念不忘的日子里
濰坊人正用最生動的儀式感
將清明過成春天該有的模樣……
↓↓↓
▲英雄已逝,精神長存。沈星烈士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已經(jīng)響徹濰坊大地13年,為追思英雄事跡,4月3日上午,在濰坊青州市南陽河畔,青州市志愿者協(xié)會舉行“清明祭英烈”志愿服務活動。春日的晨光中,20余名志愿者肅立于沈星烈士雕像前,敬獻寄托著無限哀思的花籃。全體人員垂首默哀,用最樸素的儀式向這位為救落水少年而英勇獻身的年輕戰(zhàn)士表達最深切的追思。
▲4月4日,濰坊市濰城區(qū)文化館等單位主辦的“清明憶英魂 紙鳶承匠心”活動在十笏園非遺空間舉行,吸引不少家長和孩子參與。風箏藝人劉雯露為大家介紹了清明節(jié)的由來和濰坊傳統(tǒng)風箏放飛的習俗,并帶領(lǐng)大家繪制風箏,增加了孩子們對傳統(tǒng)文化和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了解。
▲4月4日,清明假期第一天,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(jié)。當日上午,濰坊北辰綠洲濕地公園里春花爛漫,櫻花、連翹等爭相開放,與濕地原生態(tài)景觀交相輝映,引得市民紛紛前來打卡、賞花、野營,享受春日美好時光。
▲4月4日,記者在濰坊城區(qū)金寶樂園采訪時看到,4米多高的巨型動物木偶吸引了游客的目光。仙鶴、公牛、松鼠、公雞、狐貍等造型的巨型動物木偶惟妙惟肖,游客紛紛上前互動、合影。
▲4月4日,濰坊壽光市臺頭鎮(zhèn)組織青少年碰雞蛋、蕩秋千、放風箏、戴柳帽。清明節(jié)放風箏不僅是一種游藝活動,還是一種美好的愿望;青少年折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,表達對春回大地的喜悅。
文案:趙越
新派融媒體記者:劉曉梅 王曉光 張馳 王來臣 袁麗麗/文圖 袁麗麗/視頻
編輯:趙越 王潔鈺
一審:姜健 李敬友
二審:孫瑞永
三審:王桂林